摘要:什么是时间,时间真的存在吗?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肯定的,甚至还会觉得提出这个疑问的人可能有什么毛病,但爱因斯坦却说过
什么是时间,时间真的存在吗?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肯定的,甚至还会觉得提出这个疑问的人可能有什么毛病,但爱因斯坦却说过,时间是一种错觉,他的相对论就是基于时间和空间为基础而提出来的学说,说出这样一句话,不是否定了自己推导出来的相对论吗?
最简单的理解,时间是用来描述变化的计量,有变化就有时间,地球的自转变化产生了一天,地球的公转变化产生了一年,人体的衰老变化产生了年龄,这些都是因为有了变化才有了时间。人感知时间是一种本能和直觉,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的记忆,我们能回忆过去的事,但却不能记起未来,这就形成了一个先后发生的时间方向,也叫心理学时间,但人的感知是存在主观性的,不同的人记忆不同,对时间的感受也不同,在科学上是很难去界定的。
那么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尺度在哪儿呢?这就要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说起,他用数学的方法对时间和空间做了描述,他把空间和欧式几何相结合,并用选定的参照物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物体就这样在坐标系构成的空间以及均匀流逝的时间之中运动,牛顿认为只有存在一个最准确的时钟,不管谁去测量时间都是一样的,整个世界都运行在一个时间框架里,时间是宇宙的一个基本结构,就是一个单向维度。
绝对时空观运行了200年,人们用牛顿力学解决了地面上物体运动的问题,也解决了太阳系内行星运动问题,但对于光速的研究,却打破了牛顿力学的统治,在牛顿力学中不存在绝对静止,但光速不变这个事实是相对于什么参照物来传播的呢?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人们干脆放弃了绝对时间的观念,投向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观,他的广义相对论将时间和空间联系到一起,组成四维时空,一言以蔽之,也就是引力即时空,空间弯曲了,时间也同样被改造了。
在大质量天体附近,时间的流逝要更慢一些,而且质量越大时间过得越慢,按照这个原理,其实想要穿越到遥远的未来,实现时间旅行并不难,只要将你放在黑洞附近,宇宙飞船在那里等上半个小时,然后离开黑洞,你就会发现自己处于千年后的未来,目前这只是时间早晚的技术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了。
上面这些都证明时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时间还是流动的,同样能证明时间是单向的,还有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就是熵增定律。热水会自发变冷,而不是自动加热,房间会逐渐变乱,而不是自动整理好,玻璃杯从桌子上掉下来摔碎了,而不是会跳起来重新组合成一个杯子,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表达的,一个闭合的系统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混乱,特别是在我们的宇宙中,熵注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加,由有序变无序。
这个消极的结论让很多人不舒服,所以熵增定律问世后,一度被科学家认为是最让人痛苦的物理定律,还有那句名言,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