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第一节照相机的原理与结构一、针孔成像:照相机的原理最早的照相设备(比如今天仍有人在使用的针孔相机)和今天的照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第一节照相机的原理与结构一、针孔成像:照相机的原理最早的照相设备(比如今天仍有人在使用的针孔相机)和今天的照相机在成像上无不采用的是针孔成像的原理,只是针孔的位置上,简单物镜变成了复杂的现代高质量的镜头,而“焦点平面”的位置则放置了感光胶片或电子成像元件作为记录影像的载体。二、照相机的基本结构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一般分为:机身、镜头、取景器、后背、输片机构等部分。如果再细致一些,可以分为:镜头、快门机构、调焦与测距系统、取景器、输片机构、机身、后背等。(一)镜头镜头的作用在于汇聚来自外界景物的反光或来自发光体的光线,让被摄景物在焦点平面位置结成清晰的影像。镜头位于相机的前部,和机身相连接,有的镜头可以拆卸替换,有的镜头则是固定的,不能拆卸。(二)快门机构常见的快门可以分为三类:即机械式快门、电子式快门、程序式快门。1、机械式快门这类快门是通过机械调速方法来控制曝光时间的,又可以分为中心快门和焦平面快门两种。2、电子式快门3、程序式快门(三)调焦与测距系统调焦机构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手动调焦与自动调焦系统。1、手动调焦系统(1)双影重合调焦(2)裂像调焦(3)磨砂玻璃调焦(4)微棱镜调焦(5)可换调焦屏调焦2、自动调焦系统(1)主动式自动调焦(2)被动式自动调焦3、单反相机自动调焦的模式(1)手动调焦(MF)(2)单次调焦(S,ONE-SHOT)(3)连续调焦(C)(4)陷阱调焦(Trap)(5)动体预测调焦(AL-SERVO)(6)智能自动调焦(AL-FOCUS)(四)取景器1、框式取景器2、透视光学取景器3、双镜头反光取景器4、单镜头反光取景器5、机背磨砂玻璃取景器(五)输片机构1、电动式输片2、手动式输片(六)机身和后背按其结构和用途不同,后背可以分为固定后背和活动后背。第二节照相机的分类及其特点一、135单反相机135相机因使用135底片而得名,所用胶卷画幅为24×36毫米,一卷一般可以拍摄36张,是新闻摄影最常用的相机。二、120单反相机120单反相机使用120底片,其画幅可以调整,有60×60毫米、60×45毫米、60×90毫米等多种规格。因选择画幅大小不同,拍得的底片数也不同,与上面的尺寸相对应,可拍成12张、16张、8张不等。三、机背取景相机由于可以拍摄大画幅的底片,所以也称为大画幅相机。使用散页片,有4×5英寸、5×7英寸和8×10英寸等规格。四、全自动相机现代全自动相机有高、低两个档次。低档次的全自动相机又叫“傻瓜”相机,也叫程序式自动曝光相机。第三节照相机的摄影附件一、三脚架与单脚架脚架是用作支撑照相机的具有腿脚的支架。二、遮光罩它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漫射光和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以免在底片上造成耀光和产生灰雾。三、快门线快门线是一条用于间接启动照相机快门按钮的软线。四、近摄接圈近摄接圈是一种被装置在摄影镜头与机身之间以增加像距的附件。五、增距镜附加在摄影镜头与机身之间,可以使摄影镜头的焦距成倍地增加。第四节照相机的使用与维护一、照相机的使用原则1、要掌握规定的使用方法2、手持相机要平稳3、调焦和取景要准确二、照相机的维护1、保持光学系统的洁净2、防潮、防震、防高低温3、保持相机电路工作正常4、对操作装置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