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危害规格:各种规格的鱼类。 流行季节:春,夏,秋季节交替时期较常见。 传染途径:鱼体受伤后,经体表感染致病细菌引起。 死亡率:前期
危害规格:各种规格的鱼类。
流行季节:春,夏,秋季节交替时期较常见。
传染途径:鱼体受伤后,经体表感染致病细菌引起。
死亡率:前期死亡率不高,但是到后期,会出现大批死亡,且持续时间长。
三、疾病症状
病灶主要发生在鱼体后部及腹部两侧,有的在鱼体的头部出现腐皮,这与头部、背鳍以后的躯干部分易于受伤有关,患病部位出现腐皮、或圆形、椭圆形的红斑。严重时鳞片脱落,表皮腐烂,露出白色真皮,皮肤充血发炎,形成溃疡。
该病病程较长,在不同发病阶段,所变现出来的症状也有所差别。在感染各时期的主要症状如下:
早期:病鱼鱼体发黑,离群独游,食欲下降,漂浮于水面,有时出现不停地游动,鱼病体表某些部位出现数目不等的斑块状充血或出血病灶,病灶处鳞片脱落,剖检内脏无明显病变。
中期:病灶部位皮肤逐渐溃烂,肌肉坏死,形成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溃疡,严重时露出红色肌肉,剖检可见脾脏颜色变浅,肝脏肿大有出血点。
后期:病灶面积进一步扩大,溃烂的深度也加大,严重时露出骨骼和内脏。
四、疾病预防
定期改底换水,缓解水环境压力;减少人为伤害;每月消毒1~2次,消灭传染源;加强巡塘管理,及时发现、捞出病鳅;每月服用1~2个疗程提高免疫力、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和肝胆肠道预防类药物,比如乐活素(黄芪免疫多糖)欣达安(杨树花提取物)鱼赋康(五黄粉复配剂)等,可以大大提高鱼体的抗病力和免疫力,减少其患病几率。
五.疾病治疗
腐皮病的致病因子为细菌感染,所以,消毒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患病泥鳅体质虚弱,所以不宜选用二氧化氯、强氯精等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加以使用含中药成分的水质改良剂,鱼赋康+菌立克+乐活素拌料连用4-6天。消毒时间宜3天两次,连续此方法2~3次,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达到长效杀菌的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