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感基调在文学写作中至关重要二十二例 作者:莫眲Mone 一,何为写作基调及其重要性? 写作基调是写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它直
情感基调在文学写作中至关重要二十二例
作者:莫眲Mone
一,何为写作基调及其重要性?
写作基调是写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有效沟通和表达效果。那么,什么是写作基调呢?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态度、情感倾向和认知水平的总和。不仅影响着文章的内容选择和表达方式,还直接关系到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深度。且在文学写作之外,不同的写作场景下,例如年终总结、进展汇报、调查报告等,写作基调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写作基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和判断文章的核心价值和目的。正确的基调能够使读者对文章产生兴趣,并愿意继续阅读以获取更多信息。相反,如果基调不当,即使文章内容丰富,也可能难以引起读者的重视。且根据不同的写作类型,基调可以分为多种,例如清新舒展、热情赞美、低沉悲痛、坚定昂扬、悲愤激扬等。每种基调都有其特定的声音特点和情感表达,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文本和场合。
确定写作基调的关键,是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希望传达的核心理念。这需要作者在写作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了解自己的写作对象,分析所需传递的信息,并据此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在实际写作中,要根据所写的文体和目的来确定适当的基调。例如,年终总结应体现出深度和分析能力,进展汇报则应显示出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报告要求实事求是,请示需要有主见,批复要求态度明确,项目计划则需强调可交付的结果。在文学写作中,情感基调赋予作品独特的氛围和韵味。可以是温暖的阳光,照亮读者的心灵;也可以是深沉的夜色,引发读者的沉思。
二,22种情感基调类型及其他
1.温暖与感动
温暖与感动的情感基调能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生活的温馨。它常常通过描写亲情、友情、爱情等美好的情感关系来实现。
例如,作家夏目漱石的《心》中,先生对“我”的关怀和教诲,以及先生与妻子之间深厚的感情,都充满了温暖与感动。先生在经历了人生的痛苦和挣扎后,依然保持着对他人的善良和关爱,这种人性的光辉让人感动不已。
写作技巧:
注重细节描写,如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展现出真挚的情感。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情感更加生动形象。
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体现出温暖与感动的力量。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煽情,要让情感自然流露,以免显得虚假。
不要只停留在表面的感动,要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2.忧伤与惆怅
忧伤与惆怅是一种较为深沉的情感基调,它常常伴随着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担忧或对人生的思考。
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充满了忧伤与惆怅的情感。作者通过回忆过去的生活,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书中对爱情的渴望、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忧伤。
写作技巧:
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人物内心的忧伤与惆怅。
借助环境描写,如阴雨天气、凋零的花朵等,烘托忧伤的氛围。
采用回忆的手法,让读者在回忆中感受到忧伤的情感。
注意事项:
忧伤与惆怅的情感要适度,不能过于沉重,以免让读者感到压抑。
要在忧伤中寻找希望,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
3.宁静与平和
宁静与平和的情感基调能让读者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它通常通过描写自然风光、乡村生活或内心的宁静来表现。
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营造了一种宁静与平和的氛围。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书中对自然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世界。
写作技巧:
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出宁静的画面。
适当运用拟声词,如鸟鸣声、流水声等,增强宁静的氛围。
从内心感受出发,表达对宁静与平和的追求。
注意事项:
宁静与平和的情感要避免平淡无奇,要在其中融入一些细腻的情感变化。
不能让宁静与平和变成一种单调的状态,要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和感悟。
4.喜悦与欢乐
喜悦与欢乐的情感基调能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它可以通过描写节日庆典、成功的喜悦或美好的爱情来表现。
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情感。例如《仲夏夜之梦》中,充满了奇幻的情节和幽默的对白,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无尽的欢乐。剧中人物的爱情故事也充满了喜悦和幸福。
写作技巧:
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喜悦的情感。
注重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描写,展现出喜悦的状态。
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欢乐。
注意事项:
喜悦与欢乐的情感要避免过于张扬,要保持适度,以免让读者感到厌烦。
不能让喜悦与欢乐变成一种肤浅的情感,要在其中融入一些深刻的思考。
5.愤怒与批判
愤怒与批判的情感基调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社会不公、人性丑恶的不满和批判。它常常通过描写社会问题、战争、腐败等现象来表现。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作者对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弱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书中描写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以及人们在战争中的挣扎和无奈。
写作技巧:
要有明确的批判对象和观点,运用犀利的语言,直击问题的核心。
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增强批判的力度。
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内心独白来表达愤怒与批判的情感。
注意事项:
愤怒与批判的情感要保持理性,不能过于情绪化,以免影响文章的说服力。
要在批判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给读者带来希望。
6.思念与怀念
思念与怀念是一种深情的情感基调,它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过去的人、事、物的眷恋之情。
中国作家余光中的《乡愁》充满了思念与怀念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诗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等诗句,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思乡之情。
写作技巧:
运用回忆的手法,将过去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
注重细节描写,如故乡的风景、人物的特征等,增强怀念的情感。
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现在与过去的差异,表达思念之情。
注意事项:
思念与怀念的情感要避免过于伤感,要在其中融入一些美好的回忆和希望。
不能让思念与怀念变成一种消极的情感,要给读者带来一些积极的力量。
7.孤独与寂寞
孤独与寂寞是一种较为深沉的情感基调,它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中,主人公渡边在青春时期经历了爱情、友情和死亡的考验,他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书中对渡边内心世界的描写细腻而深刻,让人感受到孤独的力量。
写作技巧:
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孤独的氛围,如描写夜晚的寂静、空旷的荒野等。
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作者的情感。
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加深孤独与寂寞的情感表达。
注意事项:
孤独与寂寞的情感要避免过于消极,要在其中寻找一些积极的因素,如对自我的认知、对生命的感悟等。
不能让孤独与寂寞变成一种绝望的情感,要给读者带来一些希望和勇气。
8.憧憬与向往
憧憬与向往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它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主人公简・爱对自由、平等和爱情充满了憧憬与向往。她在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时,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着美好的未来。
写作技巧:
运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出美好的未来场景。
结合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让情感更加真实。
可以通过人物的成长和变化来表达憧憬与向往的情感。
注意事项:
憧憬与向往的情感要避免过于虚幻,要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不能让憧憬与向往变成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要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9.迷茫与困惑
迷茫与困惑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情感基调,它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在面对人生选择、未来方向或复杂的社会现实时的内心迷茫和困惑。
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在追求财富和爱情的过程中,陷入了迷茫与困惑。他不知道自己的追求是否正确,也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写作技巧:
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展现迷茫与困惑的情感。
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加深情感的表达。
结合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分析人物迷茫与困惑的原因。
注意事项:
迷茫与困惑的情感要避免过于消极,要在其中寻找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不能让迷茫与困惑变成一种无助的情感,要给读者带来一些希望和勇气。
10.坚强与勇敢
坚强与勇敢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它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在面对困难、挫折和逆境时的坚强和勇敢。
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作者在失去视力和听力的情况下,依然坚强地面对生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写作技巧:
可以通过对人物的事迹描写,展现坚强与勇敢的品质。
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坚强与勇敢的重要性。
结合具体的事例,让情感更加真实可感。
注意事项:
坚强与勇敢的情感要避免过于说教,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情感表达,让读者真正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力量。
不能让坚强与勇敢变成一种空洞的口号,要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11.感恩与珍惜
感恩与珍惜是一种充满温情的情感基调,它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感恩和珍惜之情。
作家川端康成的《雪国》中,作者通过对雪国美丽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恩和珍惜之情。书中对人物之间微妙情感的描写,也让人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珍惜。
写作技巧:
可以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引发对感恩和珍惜的思考。
运用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感恩之情。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让情感更加真实。
注意事项:
感恩与珍惜的情感要避免过于空洞,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情感表达,让读者真正感受到这种情感的价值。
不能让感恩与珍惜变成一种表面的情感,要给读者带来一些深刻的思考。
12.浪漫与诗意
浪漫与诗意是一种充满艺术气息的情感基调,它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作者通过对巴黎圣母院的描写,展现了浪漫与诗意的美。书中对人物爱情的描写也充满了浪漫与诗意,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力量。
写作技巧:
运用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浪漫与诗意的场景。
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让文章更具感染力。
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描写,表达浪漫与诗意的情感。
注意事项:
浪漫与诗意的情感要避免过于矫情,要保持自然和真实,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不能让浪漫与诗意变成一种华而不实的情感,要给读者带来一些深刻的思考。
13.幽默与风趣
幽默与风趣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基调,它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放松。
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幽默描写和诙谐的对白,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无尽的欢乐。书中对社会现实的讽刺也充满了幽默与风趣。
写作技巧:
可以运用夸张、比喻、反语等修辞手法,制造幽默的效果。
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和行为的描写,展现幽默的一面。
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幽默更加自然。
注意事项:
幽默与风趣的情感要避免低俗和恶搞,要保持一定的品味和格调。
不能让幽默与风趣变成一种肤浅的情感,要给读者带来一些深刻的思考。
14.庄严与肃穆
庄严与肃穆是一种庄重的情感基调,它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神圣和敬畏之情。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和对历史事件的叙述都充满了庄严与肃穆。书中对人物命运的思考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庄严。
写作技巧:
在语言表达上,可以运用庄重的词汇和严谨的句式,增强文章的肃穆感。
描述场景时,注重细节的刻画,突出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邃。
可以通过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展现庄严与肃穆的情感。
注意事项:
庄严与肃穆的情感要避免过于沉闷和压抑,要在其中融入一些人文关怀和思考,让文章更具深度。
不能让庄严与肃穆变成一种冰冷的情感,要给读者带来一些温暖和感动。
15.活泼与欢快
活泼与欢快的情感基调能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它常常通过描写儿童的游戏、节日的庆祝或欢乐的聚会来表现。
作家罗尔德・达尔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充满了活泼与欢快的氛围。书中对巧克力工厂的神奇描写和孩子们的冒险故事,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无尽的欢乐。
写作技巧:
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活泼与欢快的场景。
可以运用拟声词、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
注意事项:
活泼与欢快的情感要避免过于喧闹和浮躁,要在其中融入一些温暖和感动,让文章更具内涵。
不能让活泼与欢快变成一种肤浅的情感,要给读者带来一些深刻的思考。
16.深沉与内敛
深沉与内敛是一种较为含蓄的情感基调,它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深沉和内敛。
作家托马斯·曼的《魔山》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在疗养院的生活描写,展现了深沉与内敛的情感。书中对人性、生命和死亡的思考都充满了深沉的内涵。
写作技巧:
可以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含蓄的语言表达,展现深沉与内敛的情感。
借助象征、隐喻等手法,加深情感的表达。
从人物的行为和态度中,体现深沉与内敛的品质。
注意事项:
深沉与内敛的情感要避免过于沉闷和晦涩,要在其中融入一些生动的细节和情感的起伏,让文章更具吸引力。
不能让深沉与内敛变成一种冷漠的情感,要给读者带来一些温暖和感动。
17.洒脱与豁达
洒脱与豁达的情感基调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洒脱和豁达。
中国作家苏轼的诗词中充满了洒脱与豁达的情感。他在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境时,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用洒脱的态度面对生活。
写作技巧:
可以运用豪放的语言和洒脱的行为描写,展现洒脱与豁达的情感。
借助自然景色的描写,衬托出作者的心境。
从人物的思想和态度中,体现洒脱与豁达的品质。
注意事项:
洒脱与豁达的情感要避免过于随意和放纵,要在其中融入一些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让文章更具深度。
不能让洒脱与豁达变成一种不负责任的情感,要给读者带来一些积极的启示。
18.神秘与奇幻
神秘与奇幻的情感基调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神秘和奇幻的氛围。
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充满了神秘与奇幻的色彩。书中对魔法世界的描写和神奇的魔法生物,让读者沉浸在一个充满奇幻的世界中。
写作技巧:
可以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描写,创造出神秘与奇幻的场景。
设置悬念和谜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运用魔法元素和奇幻生物,增强神秘与奇幻的氛围。
注意事项:
神秘与奇幻的情感要避免过于荒诞和离奇,要在其中融入一些合理的逻辑和情感,让读者能够接受和理解。
不能让神秘与奇幻变成一种混乱的情感,要给读者带来一些秩序和美感。
19.紧张与刺激
紧张与刺激的情感基调能让读者的心跳加速,沉浸在故事的紧张氛围中。
作家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充满了紧张与刺激的情节。书中对神秘密码的破解和紧张的追逐场面,让读者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感。
写作技巧:
运用紧凑的情节安排和紧张的对话,营造紧张与刺激的氛围。
设置时间限制和危险情境,增加紧张感。
从人物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紧张与刺激的情感。
注意事项:
紧张与刺激的程度要把握好,不能让读者感到过度疲惫或焦虑。
要在适当的时候给读者一些缓解紧张的机会,让他们有喘息的空间。
不能让紧张与刺激变成一种纯粹的刺激,要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和感悟。
20.温馨与甜蜜
温馨与甜蜜的情感基调能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爱情的甜蜜。
作家岩井俊二的《情书》充满了温馨与甜蜜的情感。书中对青春爱情的描写细腻而动人,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温暖。
写作技巧:
通过对小细节的刻画,如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拥抱、一句贴心的话语等,来增强温馨与甜蜜的氛围。也可以运用优美的环境描写来衬托爱情的美好,比如盛开的花朵、温暖的阳光等。
注意事项:
避免过于甜腻,要保持一定的清新感。同时,要让温馨与甜蜜的情感有一定的深度,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浪漫上。
21.惆怅与无奈
惆怅与无奈常常伴随着对命运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力感。比如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苦恼》,马车夫姚纳的儿子去世后,他想找人倾诉心中的痛苦,却四处碰壁。整个故事充满了惆怅与无奈。
写作技巧:
可以通过人物内心的独白来展现惆怅与无奈的情感,如姚纳在心中反复念叨着自己的苦恼。也可以用环境的萧索来烘托这种情绪,比如在寒冷的夜晚、空旷的街道等场景中,人物的孤独感和无奈会更加凸显。
注意事项:
惆怅与无奈不能过于消极,要在其中蕴含一些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让读者在感受到这种情感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启示。
22.期待与希望
期待与希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能给读者带来鼓舞和力量。美国作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中,琼西身患重病,认为当窗外常春藤上的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自己的生命也将结束。然而,老画家贝尔曼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用生命画下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叶子,给琼西带来了生的希望。
写作技巧:
可以通过设置目标、梦想或者悬念,来引发读者的期待。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展现出希望的曙光,让读者感受到期待变为现实的喜悦。
注意事项:
期待与希望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不能过于空洞和不切实际。同时,要注意情感的逐步推进,不能让希望来得过于突然。
三、在文学写作中,运用不同的情感基调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1.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捕捉情感的火花,真实地反映人们的喜怒哀乐。比如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对战争场景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写,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2.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情感。不同的情感基调需要不同的语言风格。温暖与感动可以用温柔细腻的语言,愤怒与批判则需要犀利有力的言辞。
3.通过人物塑造来传达情感。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命运是情感的载体,一个生动鲜活的人物能够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情感的力量。
四、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1.避免情感的单一性。可以在一篇作品中融合多种情感基调,使故事更加丰富立体。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既有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又有对现实的迷茫与困惑。
2.保持情感的真实性。不能为了追求某种情感效果而刻意编造,要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诚。
3.考虑读者的感受。不同的读者对情感的接受程度不同,要根据读者群体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