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梅花桩小架拳的精髓有口传心授之传统,至今鲜有完整的小架梅花桩拳著作存世。其拳法包括“架子、成拳、拧拳、器械、内功”五个部分
由于梅花桩小架拳的精髓有口传心授之传统,至今鲜有完整的小架梅花桩拳著作存世。其拳法包括“架子、成拳、拧拳、器械、内功”五个部分内容:
1、架子。为五势梅花桩的基本功,有桩步、行步之分。梅花桩小架拳基本拳路称为“架子”。“架子”有五个基本的拳势:“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称为“桩步五势”,它们在练习时要静止站桩。此外,就是运动变化迅速的“行步”。桩步为“静”,即练功中静止的拳势。桩步五势按其性质和作用,又与金、水、木、火、土五行相对应,按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五个拳势之间可以进行变换。大势变顺势,顺势变拗势,拗势变小势,小势变败势,败势变大势,为相生。反之,桩步五势之间不能变换的为相克。五势之变化无穷无尽、包罗万象,为诸般拳势之母,可变化衍生成各种拳势。它是练全身之力和全身之气的重要方法。演练时桩步五势左右对称练习,宛如盛开的双瓣梅花。行步为“动”,即练功中变化和运动的各种动作、步法。以行步三法为宗,即“摆法、扎法、撤法”。“摆法”为行步之首,忽左忽右,忽进忽退,忽上忽下,妙在活步,多用于与敌周旋,对敌袭扰的步法。“扎法”求进攻之疾,用来冲打、追击敌人。“撤法”有抽撤之迅,它不仅用于摆脱敌人,也包藏埋伏、进攻的步法。五势梅花桩的架子可以一人单练,也可以两人、四人或多人对练。
2、成拳。是在基本功架子基础上的进一步练功方法,为五势梅花桩应用的对练形式。梅花桩小架拳技击技法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称之为上、中、下三盘。上盘为“刁、拿、锁、带、勾、搂、刨、打、崩、挑、劈、砸”等。中盘为“沾、粘、连、随、吸、卸、柔、化、推、托、领、带、辗、转、扭、蹭、挨傍挤靠、偎身靠打”等。下盘为“踢、点、截、撞、勾、挂、踩、蹁、跌扑滚翻、前后扫螳,左走撑拔”等。
3、拧拳。是对打双方在拳场上八个角上随意出手,互争高下。此时技击双方已无定手定步,而是捷手快拳、连环脚、得意手,即见空按斗、随势而步、见劲而发,随意而动、拳无空去、意无空回、潇洒自如、变幻无穷。
4、器械。梅花桩小架拳的器械以棋盘大枪为帅、春秋大刀为先锋。除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常见兵器外,还有许多罕见器械,如镗耙、燕翅镗、拦马撅、文棒、提戟、五虎神钩、流星锤、九环锡杖、南阳叉、梅花坤棍、风火轮等。
5、内功。梅花桩小架拳认为,内丹必借外丹而成,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合内,内外合一,才能养成内丹。练形,梅花桩小架拳称之为“练表”,即俗话说的“筋骨皮”,并把练表称之为练“外丹”。当练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就能气随意使、力随气使、刚柔相济、一气贯穿,从而达到气化的程度时,则“内丹”练成,也就是俗话说的“内练一口气”。
“架子、成拳、拧拳、器械、内功”五个部分练法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架子是练功者的必由之路,成拳是在架子基础上的进一步练习,拧拳、器械则是拳法的发展和提高,内功则贯穿在“架子、成拳、拧拳、器械”之中。五个部分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武功体系。